设置

关灯

364 农业问题

了不少,导致城市没法得到足够的粮食供应,无法供养日益增长的城市人口。
    那多出来的粮食去了哪呢?答案是——去了富农手里。(这就是为什么要斯大林消灭富农的原因)
    当时,苏联政府开始意识到,苏联农业这样的情况,不仅阻碍了农业的发展,而且影响了社会主义工业。而随着苏联工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苏联的农业必须进行现代化改造。
    后来,苏联发生了大饥荒,很多人都把饥荒的根本原因归咎于农业集体化,但事实是否如此呢?
    关于1932粮荒的真实情况是,苏联不少地区发生了为期两年的旱灾,导致乌克兰等地粮食失收,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当地富农却声称农业集体化会“把大家的牲畜和家产全部没收”,教唆其他农民对牲畜的乱加宰杀,否则这些牲畜就不是自己的了。
    再加上集体化运动发展得远比斯大林所计划得快,以至于没有足够的机器提供给农庄使用,也没有足够的会计和管理人员,导致苏联粮食生产效率没有得到足够的增长(但增长和帮助总是有的)。最后苏联不得不实行了严格的全国配给制度,使国家渡过了难关。
    1935年,苏联人民渡过大饥荒后,新的集体化农业模式也得到了巩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