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7 军事力量
发展起来。在1947年,苏联的钢铁产量已经突破了三千五百万吨的大关,而1948年上半年的钢产量也达到了两千万吨,预计全年钢产量将会突破四千万吨的大关。
对于当时的人来说,钢铁产量仍然是一个国家工业化程度和经济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因为国家的工业生产还是建设发展都需要用到大量的钢材,国家的钢铁产量越多就意味着国家的工业生产能力越强,发展建设的脚步越快。
相反,当这个国家的钢铁产量迅速下降的时候(比如说美国大萧条期间),就意味着国家的建设发展要陷入停滞,各种工业品的需求大幅下降,其工业经济也要开始倒退。
从数据上看,苏联战后的经济发展速度还是颇为可观的。虽然斯大林依然秉持着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则,但苏联的轻工业发展速度其实一点也不慢,至少苏联人民的物质生活在这段时间里得到了不小的提升,各种消费品的供应量也变得充足起来。
而苏联重工业发展的速度就更加恐怖了,那些战争期间生产数上万辆坦克的军工企业(比如说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工厂、新西伯利亚179厂)在战争结束后也生产了大量的拖拉机、收割机等农业机械,当中有不少出口到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作为援助计划的一部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