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百六十一章
达的制作水准看齐,比如《大明宫词》的制作品质,放到当今也都是数一数二;《橘子红了》当时也是很先锋的创作手法;《人间四月天》更是比今天的各种雷剧好了不知道多少倍。
另外,当年荣信达还有一个过人之举是开启了与港台、海外影视机构联合策划、制作的先河,也是最先签约港台艺人,并进行内地与海外艺人搭配拍戏的影视公司。
还有一点,荣信达挖掘人才的眼光非常独到,当年的周讯是从歌舞厅被挖掘出来的,毫无演戏经验,都是李绍红手把手地指导。陈昆签约荣信达的时候还没有毕业,尽管是科班出身,也需要李绍红一场戏一场戏的磨,同期的黄觉,还有后来的杨蜜、杨洋,都曾经过李绍红封闭式的训练。
特别是杨蜜,她是童星出道,六岁的时候拍了《猴娃》,当时李晓婉是制片人,对杨蜜印象很深。后来杨蜜15岁时,在《瑞丽》当模特,李晓婉再次找到她并签入公司。18岁的时候,又把她送去燕京电影学院学习。在艺人的演艺发展道路上,无论李晓婉还是李绍红,她们都非常清楚在哪个阶段,该为演员做些什么,并进行合理的培育,由此,便可以看出来,“双李”当年在挑选和打造艺人方面绝对有一套。
可是善于挖掘新人,培养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