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七章 刘一儒的改革
的说道。
“勋贵世代世袭,民间俗语富不过三代,世家子弟从小生活富裕,无视法度。
犹如开国两国公的贾府,遍观子弟都无甚功绩,甚至屡次危害国家,可见勋贵之害。
而儒生不同。
科举之道,就是挑选出人才的筛子,都是从民间走出来的人,心中只有圣人的治国之才。
比起勋贵,重用儒生才是国家兴盛之道也。”
大周的勋贵阶层,经过太上皇多年的打压,实力大损,但是仍然存在。
前些年太上皇改变了想法,大肆重用勋贵。
例如负责九边的王子腾,粤海将军,南安郡王等,乃至最大的威胁北静郡王。
还有贾府。
因为当初的事件,本来早就和军中割裂,因为太上皇后来的放纵,现在的宁国府,以及荣国府大房,在军中的关系越来越厚。
刘一儒的话,说到了皇帝的心眼里。
他对勋贵从来都不信任。
因为勋贵大多都投向了太上皇,导致自己当木偶多年,一直都无可奈何。
他并没有从勋贵身上获得太多的好处,反而受到了大害。
亲政之初,就查抄了甄家,以泄心头之恨。
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