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面圣
第二天,黄俨果然来宣黄淮去面圣。
武英殿内,朱棣问道,“奉天殿的事情如今停滞下来,你身为内阁之首,认为接下来该怎么办,交给太子还是汉王?”
黄淮道,“回皇上,太子仁慈,汉王机敏,他们都不适合接手此案。”
这句话虽然重点只有八个字,但朱棣很明白,黄淮想说的是,太子过于仁厚,这事要交给他,怕是会旷日持久,说汉王朱高煦为人机敏,那是在夸他,虽然朱棣偏爱于他,但也知道这个儿子天生就不是个省油的灯,让他去就藩,他缠着皇后给自己说情,死皮赖脸就是不肯去,目的就不纯,若是将案子交给他,他急于立功,怕是闯出来的祸不会比纪纲小。
“爱卿可有提议?”朱棣问道。
“回皇上,臣举荐大理寺卿汤宗,汤宗为人忠厚,素有神断之名,自他重新上任大理寺卿,我大明冤假错案着实少了不少,皇上何不让他彻查此案?”
朱棣闻言,眯眼看着黄淮,“你可知三法司联名的口供里,汤宗也是盖了官印的?”
“皇上,臣知道,不过三法司共同会审固然严谨,但也只是适合某些案件,奉天殿的案子牵扯过大,俗话说三个和尚没水吃,三个人办案不见得有一个人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