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四十四章 华夏青铜铸造工艺之极—秦剑!

少氧化,少氧化了自然就会少生锈了。

    第二,那就是剑身必须要做防锈的措施!

    越王勾践剑之所以两千五百年不生锈,最重要的原因是剑身镀上了一层含铬的金属!

    铬被用于冶炼金属中时,具备高强度、抗腐蚀、耐磨、耐高温、耐氧化的特性,可以保护器物不锈!

    除此之外,华夏古代还有另一种防锈措施。

    那就是秦青铜剑铬盐氧化保护技术!

    在青铜时代,一把剑好不好用,锋利不锋利,完全取决于冶炼的时候向铜里加入多少锡。

    锡少了,剑就太会软,但锡多了,剑又会太硬,容易折断。

    如何去掌握这个铜锡配比,是一件非常考验冶炼工艺和水平的事情。

    并且还对青铜剑的尺寸有很大影响。

    青铜剑在刚出现时,剑长只有二三十厘米,还只是短剑。

    华夏历史上十大名剑中的鱼肠剑,根据推测就是一把二十厘米的短剑。

    当时剑之所以短,就是因为铸剑工艺的限制,做不出又长又锋利又不容易断的青铜剑。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青铜工艺的进步,青铜剑的长度也普遍达到50~60厘米左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