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百九十章以工兴业

安玄问道。
    「有十六人,一月能造犁三十架」,马泽禀道:「这些工匠都被安置城南的匠人坊中居住,不能随意走动。」
    匠人坊中的工匠是官坊中人,专为朝庭、官府或军需服务,有着严格的组织和管理制度。官坊工匠主要来自三类人,一是户籍上单列的工匠户,二是罚作官匠户的犯人,三是有技艺的战俘。
    这些工匠地位极低,比起普通百姓都有所不如,不得自由。
    杨安玄自然不会认为工匠低人一等,历史的发展证明了工匠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但此时他尚无力改变。
    杨安玄打算从十五个属县各调十人到府衙帮着制犁,这样一天应该能完成二三十张犁,能赶在春耕结束前让每个县都有五六十张犁应急。
    按马泽所说,这些人如果参与制犁便将失去自由,这可不是杨安玄所愿看到的。
    想了想,杨安玄道:「马工曹,你去备齐制犁所需的材料。辛主事,你发文让每县至少派十名工匠前来参与制犁。」「公文中写清楚,每名工匠只参与制造杨家犁的一个部位,不准他们互相交谈,然后交由府衙的工匠统一组装,这样就不用关进匠人坊了。」
    辛何赞道:「妙啊,如此一来这些工匠便不知整张犁的制造之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