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楔子

弗莱明1928年就在一次实验中,偶然发现了青霉素,但当时生物培养技术落后,关键是缺乏高效实用的分离提纯工艺,无法获得具有实用价值的高质量产品,导致很长一段时间人类社会都未能认识到青霉素的重要性。

    十年以后,多位科学家通过不懈努力,终于找到了青霉素的分离提纯方法,但这些工艺技术仅限于实验室应用,离规模化生产的要求还差得很远。

    直到1941年,科学家不仅发现了高效培养青霉素的方法,而且成功用玉米糖浆作为培养液,为青霉素的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牛津大学科学家在1942年发明了冷冻干燥法分离提纯青霉素的工艺,他们利用这一技术得到了高质量的青霉素晶体,这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技术突破,为青霉素的临床应用扫除了最大障碍。

    利用已有的工艺技术,在科学家和企业家的通力合作下,终于在1943年实现了青霉素的规模化生产。

    自从大量用于临床治疗以来,在七八十年历史中,包括战争年代与和平时期,青霉素不仅拯救了数以亿计的生命,还为后来的抗生素新药物开发,提供了广阔的视角与思路。

    赫赫有名的青蒿素,成就了中国大陆第一个诺贝尔科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