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二六章 想法

情况下被杀。
    十份考卷摆在朱瞻基的面前,朱瞻基也一一仔细阅读。
    虽然他不喜欢用古文,但是不代表他这十几年来对古文依旧一窍不通。
    从六岁开始,他就接受最精英的教育,教授他的老师都是大明著名的大儒,而且还是单独授课。
    在这样的环境下,即使他一开始对古文一窍不通,后面也被培养出来了。
    只是习惯了白话,他也不喜欢用古文的模棱两可来表达。
    哪怕他自己写不好古文的文章,但是鉴赏能力还是有的,分析能力还是有的。
    十分考卷中,要说最合他心意的还是解祯期的文章。
    解祯期的文采毋庸置疑,而且他还很了解朱瞻基的喜好。所以写出来的三篇策论,每一篇不仅文采斐然,而且紧贴实际,具有很强的可行性。
    而原本被划圆圈最多的曾鹤龄,相比之下缺少对时局的详细了解,虽然文章花团锦簇,却言之无物。
    而于谦又是一个极端,他的文章朴实,没有多少华丽辞藻,但是每一篇策论都能切中要点。
    他可不像解祯期一样跟在自己身边好几年,了解自己的性格,能够迎合自己的喜好。
    因为文采略逊,他的考卷之辈排为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