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三十八章 有客东来

基很注重预留长江的通航能力,所以要求应天府以下区域,不允许建造永久性大桥,在长江下游,也只有应天府修建了一座巨型大桥。
    这座大桥有多大呢?
    光是桥墩,所用的混凝土就达到了两百万方,每一个桥墩都巨大无比,钢材用了超过三十万吨。
    大桥水面高度达到了四十米,下层可以通行火车,上面是双向六车道的汽车,马车道。
    整个大桥的建设用了超过十年,从正统二年开始建造,一直到正统十四年才完全竣工。
    当初为了修建这座大桥,马鞍上钢铁厂,包括应天府周边的好几家水泥厂,完全为这座大桥开工。
    十几年来,有超过五万工人开工,浇铸桥墩的时候,死亡人数超过三百人。
    朝廷各部一开始都是非常反对这个工程的,就连工部的工匠们,也认为将大桥修建的这么高,这么大完全没有必要。
    但是这一次是朱瞻基第一次一意孤行,强硬推行整个方案,要求桥面下层高度距离水面一定要高于四十米。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在技术水准比不上后世的时候,只能用更多的材料来填补。这个大桥所用的混凝土和钢材,是后世的南京长江大桥五倍以上,才满足了朱瞻基的要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