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妥协
大明实施禁海政策,除了太祖怀疑以胡惟庸和日本勾结、沿海有倭寇入侵之外,还与华夏民族的‘好面子’有关。
华夏常以礼仪之邦自居,每有远道而来的属国朝贡,必会‘怀柔远人’、‘厚往薄来’。简单说,就是你送我一两银子,我至少要还你二两银子,否则不足以表达天朝上国的优越。
大明初期国力雄厚,永乐帝有实力邀请数十位外国使节参观军演。到了中期国库空虚,无力承担巨额的‘人情往来’。银子是没有,可面子不能丢!把大门紧闭,明示四周小弟们别来朝贺了。
穷则思变。
现今的观念变了,官员懂得国家也需要经营有道。比如胡献。
为人古板、认死理的胡献曾因为太监和弘治帝顶牛,差点被弘治帝贬官。朱寿利用他的固执性格监督内行厂,效果斐然。内行厂严守条规,大小作坊生产秩序井然。内行厂解体的原因复杂。不可抹杀的是,内行厂能在短短几年内膨胀式发展,离不开胡献的铁面无私、严格规范内部操守。
人是会环境被影响的。
胡献身处制造财富的内行厂,被逼着研读《大学衍义补》,对很多事情的理解更加透彻了。
转变思想的胡献非常适合管理《大明皇家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