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十三节俄国战略

。战役的结果证明“弹性防御”的指导思想是正确的,在第; c+一阶段,战损比是惊人的一比三,华军的伤亡主要产生于反击阶段。战役的结果再次证明。在大炮和机枪的条件下,用步兵攻击夺取敌人既设阵地是不明智的行为。熊勋上将在战役检讨会上坦承,根本就没有必要做战役规模的反击,那些夺回来的土地跟我们有屁的关系?别说退上十几公里,便是上百上千公里也退得起。

    战役结束的那天,正好是美国对德宣战的日子,从王明远以下,远征军颇感振奋。高级将领们意识到,这场战争切切实实要胜利了。军师长们希望继续发展进攻,但远征军总部却叫停了战役。无心打下去了。

    英法美和俄国临时政府还是对罗兹以东的这次战役表现出高度的关注。因为自尼韦勒取代霞飞出任法军总司令后,一直策划的西线进攻战役就要开始了。罗马会议确定了1917年西线进攻的基本原则后,这次承载了尼韦勒希望的进攻因各种因素一直被拖延,其中主要是俄国局势干扰了协约国领袖们的决心。德军在罗兹以东的突击自然引起了英法美等国的高度关注。他们担心华军挡不住德军会引发连锁反应。根本的担心是东线整体的崩塌。那样将“解放”出六七十个师的德军,在美军尚未抵达西欧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