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想法、拍摄和摄影机
当小琳分析完原因之后,李老师的表情充满了尴尬又不失礼貌地微笑,同时还有着一丝自豪地对校长说:“这就是数学竞赛冠军。”
李老师的表演行云流水,生活气息十足,真的是好演员啊!李想暗自感叹着。
虽然李老师不太挑戏,不论剧本好坏也愿意演出,甚至被人戏称为“烂戏王”。
但还是那句话,只有烂剧本,没有烂演员,即使再烂的戏,你也挑不出李老师演技方面的毛病。
也许是应了那句话: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剧组人员磨合期非常短,就迅速地进入了状态,导致这第一天的戏份拍摄的异常顺利,偶尔ng个一两次也很快就调整了状态,重拍基本上是为了多一点剪辑的素材。
到了下午5点,计划中的第一天的戏份就拍摄完毕了,速度有点超乎李想的想象。
科技的进步实实在在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这一点在电影拍摄上也体现的淋漓尽致。
在数字摄影机还没有出现以前,电影的拍摄极其繁琐,不过同时也充满了庄重的仪式感。
电影胶片本身的成本就很高,同时还有可能在更换、运输、转码等各种环节出现损毁,这就要求剧组必须把犯错率降到极低,但即使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