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横征
举孝廉去了国子监,粮长自己就是俺们这地方的知州老爷。”
粮长做知州,这一点张昭华一点都不惊奇。因为粮长对于赋税征收有重要意义,而高祖皇帝的政策,是防范和打压巨富大地主,而拉拢一般地主也就是粮长这样在一个地方田土比较多的,每年开征秋粮之前,粮长都要“赴京面听宣谕”。而“输以时至”也就是准时送达的,皇帝往往还亲自召见,赏赐道路费。甚至在召见中,若是觉得这个粮长有点才能,就会立刻命他做官,不乏由粮长擢为朝廷大员的事例。有特授通政司参议,有直接从白衣擢礼部尚书的,做知县知州知府的就更多了。
粮长这个身份应该比知州这个身份,带来的好处更多,这就是为什么这位姓黄的粮长当了知州这样的官员,还要继续干他的收粮大业,只不过多加了几个副粮长和若干名官吏帮着他催收粮食。
“粮长不为民利,反为民害,”张昭华道:“当年高皇帝设立粮长的初衷,也要尽数付之东流了。”
像张耕望这样的粮长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逐渐开始积累财富鱼肉乡里的富户了,朝廷给予的种种优惠待遇,无疑成为粮长极好的政治资本,所谓的“官绅阶级”,已经出现了。
“哇啊啊——”一声女娃娃的啼哭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