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百八十八章 琉璃塔

道:“我的画,好不容易画了七八天了!”
    张昭华定睛一看,只见寿哥儿临摹的是大报恩寺琉璃塔的建制图纸,让人惊讶的是,这样繁复悉细的图纸,竟被寿哥儿工笔临摹下来,丝毫无谬。
    大报恩寺前身即建初寺,千余年间,屡废屡建,寺名亦屡屡更易,到了本朝,皇帝在永乐十年的时候,敕工部于原址重建大报恩寺及九层琉璃宝塔。
    位于秦淮河畔长干里的大报恩寺坐东向西、规模宏大,但最值得一提的是位于大殿后的大报恩寺琉璃塔,其建制经过几次推翻,终于确定了九层八面拱券式,塔身白瓷贴面,拱门琉璃门券。其塔檐、斗拱、平坐、栏杆饰有狮子、白象、飞羊等佛教题材的五色琉璃砖。
    建造这个寺和塔,平均每年耗银十五万两,因为临近秦淮河,地质稍软。在全寺建造之初,地基均用木炭垫底,其方法是地基上先钉入粗大木桩,然后纵火焚烧,使之变成木炭,再用铁轮滚石碾压夯实。而烧造琉璃,塔内内外层全部用各种造型、各种颜色的琉璃构件榫合而成,几乎每件的形状、尺寸、颜色和纹饰都有差异,因而制作和烧制极为不易。
    “我想亲眼看看这个塔,”寿哥儿道:“我亲眼见了,就能画的更好。”
    太孙的画画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