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4章 一笔经济账(二)
场一边需要宝钞,一边宝钞又因为信用不足而持续贬值。
如此种种原因相叠加,宝钞除了作为一种货币符号。在宫中也指代帝室用的手纸。
估计百姓们也这么看。
但更奇葩的是,有的时候,朝廷印刷纸钞的成本又特别高,后期甚至出现过,朝廷为了发放纸钞,而不得不跟民间兑换的情景。
而民间也出现了一种新的职业,纸钞收藏家。
天启年间就有人提出重新发行宝钞,以解决国库不足用的问题。崇祯十六年,蒋臣在国家最为难的时候旧事重提,得到了崇祯皇帝的支持,升为司务,参与宝钞发行事宜。只是很快就迎来了甲申国变,连制造宝钞的木材都没买到就流产了。
朱慈烺帝听陛下有意要发行宝钞。很是奇怪:“既然已经有了银子,为什么还要发行宝钞?”
当然是赚取利息!
徐梁本身不是金融、经济专业出身,对于货币市场的了解只能算是小瓶子水晃荡。但他知道一点,铸造银币、金币就是为了掺入其他廉价金属,博取面额与实际成本之间的孳息。比如用半两的白银掺上铅,铸造出来的银币上写着“一两”,当做一两白银流通,朝廷就赚了去除成本之后的银子。
这种小聪明很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