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说一下赵括吧

能想到,但并没有这么干。
    很显然是打输了家人并不会被株连。
    那么就和司马迁记载的有矛盾了。
    或许这些是司马迁自己说的“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和孔融说的“以今度之,想当然耳”吧。
    5、缺粮的问题。赵国缺粮有明确记载,《史记·田敬仲完世家》“王创建六年,秦攻赵……赵无食,请粟于齐,齐不听……秦破赵于长平四十余万,遂围邯郸。”
    这里面有个问题,齐王建六年,是公元前259年,按理来说,长平之战已经结束了。但是秦破赵于长平又写在后面。
    作者不知道咋回事。
    但可以肯定的是,无论这个借粮是发生在长平之战,还是发生在之后一年,都可以说明赵国没粮。
    发生在长平之战自然不用多说。
    发生在长平之战后一年的话,秦国是在十月份攻打赵国的,赵国应该有一季到两季的秋收,结果连个守邯郸的粮食都不充足,可想而知长平之战的时候到了什么地步。
    秦国也有“国虚民饥”的记载,《吕氏春秋》也说“秦虽大胜于长平,三年然后决,士民倦,粮食…”的记载。
    但是再看秦国做了什么:
    公元前2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