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 神经病导演
院线,有院线就能抓住观众。
当年的香港观众必须记院线,如果想看李小龙,去邵氏的影院肯定看不到。反之,想看傅声,就别去嘉禾的院线。这种院线垄断的情形一直持续到90年代中期才结束,原因是拥有院线的大公司再无力投资拍戏。
80年代初崛起的新艺城虽然只是制片公司,但有金公主院线的支持,也能与邵氏、嘉禾三分天下。之后邵氏停产,新兴的德宝公司租下邵氏院线,继续鼎足而立的大公司垄断格局。
其实德宝管理模式与之前的邵氏、嘉禾、新艺城都不相同。邵氏是家族企业,邵仁枚、邵逸夫兄弟说了算。嘉禾是股东制,邹文怀与何冠昌几个股东角力。新艺城创作是集体智慧,麦嘉、石天、黄百鸣做话事人,但受雇于雷觉坤的金公主院线。
德宝则是潘迪生投资,启用职业经理人制度,先用岑建勋主政,后由冼杞然接手。只不过现在冼杞然还未接手,岑建勋又和潘迪生闹的不可开交。这样的时机,正给了吕言最好的机遇进行操作
而吕言真正看中的,自然就是德宝现在的那条院线。德宝的那些导演、演员们,吕言可以培养,可以挖。但偏偏电影院线,在这个时期可向来是小公司的命脉。但是,只要拿下了电影院线。那么东城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