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五章 读书笔记
爆炸的年代,现在的年轻人想获得一点知识可是不容易的,书籍大概是最重要的来源了,但书籍很少,看的也很慢,忘记的也很快,如果不是尼采叔本华这样的“重要人物”,图书馆里也不一定会有。
事实上,这时候学生的知识面是明显狭窄的,就比如本应该最为人好奇,最应该率先掌握的“生理卫生”知识,许多学生直到大学毕业也没真的弄明白是怎么回事,走上社会的青年们也许可以更快的自学成才,但要问到具体的交配程序以外的生理卫生的时候,社会青年们也要傻眼。
为了让自己的知识广博,80年代的年轻人其实想了很多办法,笔记本就是其中之一。
每个学生几乎……应该说,是每个知识分子必然都有数个笔记本,用来记录他们所能搜罗到的一切想知道的知识。小到塔罗牌的含义,大到凯恩斯经济学,间中或许还夹杂着克罗地亚历代领导人的名字。
总而言之,大家一边,一边整理读书笔记,并将之视为毕生的事业。
在雅虎之前,中国人可不知道未来还会有搜索引擎这样的东西,更不知道知识大爆炸的时代,知识的获取竟然是如此的容易。
自然的,凝聚了知识精华的笔记本,就成了知识分子们可贵的资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