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六百零三章 取舍

验的时候,就有很多人高喊,我读中国史的,竟然还要考英文……
    然而,即使是学中国史的,如果目标是学术,也避不开英文。研一入学的历史学生,十有**得读剑桥中国史这样的基础读物,学的深一点了,总不能还继续指望着中译本去写论文,否则,看到常凯申还以为发现了中国近代史的处女地呢。
    除此以外,中日甲午战争的文献,就不能无视日清战争,写朝鲜战争问题,就不能不考虑韩朝美的书籍文献,做党史的就不能前苏联文件,搞当代史的就不能不看美国的当代中国研究联合委员会的论文……
    杨锐也是很不情愿,且艰难的在撰写英文演说稿,他的英语程度有限,甚至比不上普通的专业翻译,但不用英文撰稿也是不行的。几百年的落后,就是我大清梗着脖子落下的病,后人若是还不弯着腰把这笔欠债还上,那是上不了国际餐桌的,而就现代社会的发展来说,不吃百家饭,又怎么可能长的大。
    好在他于国内就准备了许多草稿,现在誊录一部分,再修改一部分,稍作转折,加两个新想法,不至于完全重做。
    这样写到晚上,杨锐才完成了主要部分,展开来看,第一部分占了三成,第四部分占了四成有余,剩下的第二第三部分,加起来不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