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六章:唢呐(下)

种:小唢呐、海笛、中唢呐、大唢呐和加键唢呐。
    小唢呐杆长22~30厘米,最常用的杆子长23厘米所以又被称为“三吱子”。一般在广东、广西、福建、湖南和江西等省,音色柔和、空灵,大多用来独奏或者合奏。特别是和二胡等乐器合奏更为动听,并且常为歌舞伴奏。就比如流行于湖南的唢呐,还会用于说唱音乐“唢鼓”的伴奏,而且地区不同,所用的哨也不一样,有的是芦苇的、有的是麦杆的、还有的是褐紫色胶性虫壳制作的。这种虫壳制作的哨子并没有我们所想的那么坚硬难吹,相反吹起来非常的软。
    而在江西会昌的唢呐,侵子是用银制作的,上、下口的直径差也特别的悬殊,还会在侵子下端至第八孔上端的管中装上一个中空管,这也使江西会昌的唢呐形成了一种别具风格的音色,在和二胡等弦乐器一起合奏时,发出的声音婉转起伏、更加动听。
    海笛和小唢呐不同的是,发音更为雄壮、高亢冲霄,一般盛行于江苏、浙江和安徽一带。
    中唢呐的杆长32~40厘米,最常用的是杆长37厘米的“黑杆子”,同海笛一样“黑杆子”流行于江苏、浙江和安徽一带。但音色却介于大小唢呐之间,音色相对柔和。一般用来歌舞伴奏。
    大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