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八章:泥泥狗

始艺术之间同构互渗的历史事实。
    《历代名画记》载“泊平有虞作绘”注引《蔡传》说:“彩者,青、黄、赤、白、黑色。色者,言施于僧帛也。绘于衣,绣于裳,皆饰‘五彩’,以为‘五色’也。”
    《画论》引《冬官考工记》载:“画缋之事杂五色;东方谓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天谓之玄,地谓之黄。”
    贾公彦疏曰:“天玄与北方黑,二者大同小异。”“古有墨分五彩之说。”
    中国色彩学中的“五色观”源于周易的“五行说”。“五行”是指自然界的五种基本物质。
    《尚书·洪范》解释为: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涧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金)作辛,稼穑作甘。
    伏羲氏“以龙纪宫”,就有春宫青龙氏,夏宫赤龙氏,秋宫白龙氏,冬宫黑龙氏,中宫黄龙氏,乃“五色”之源。
    《淮南子·天文训》中说的“四方星座”也由五色组成,即“东方青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中央土地其兽黄龙”。
    “五行”属于物质,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与周易的“阴阳观”,是传统文化中的一对双胞胎,属于朴素主义的思维方式,并不神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