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泥咕咕
色胶泥捏塑好之后,就通体刷上黑色,在黑色底子上用白、红、蓝、黄色描绘纹样。它完全沿用了中国传统的五色观:黑为深色,白为明色,红与青(蓝)为艳色,黄为中和色。黑色为骨(主调),衬托其他色彩,鲜艳夺目而又不失和谐。
浚县泥咕咕的装饰大多用花草纹,所用花草纹的种类繁多,还可以再次组合,构成一个新的兽类面形。泥塑人物的面部刻画,则借鉴了传统木版年画和戏曲脸谱的表现形式,纹饰五彩缤纷,质朴奔放。
单从外形上看,泥咕咕好像和“淮阳的泥泥狗”没什么区别,都是黑色底调再绘制上彩色线条和符号。
制作时用的胚胎也都是黄河中的胶泥,这里的泥土比较细腻、柔软且粘性大,塑造性强,不易开裂,是做泥塑的上佳材料,当地人称黄胶泥。
但泥咕咕和“泥泥狗”不同的地方也有许多,比如“泥咕咕”是尾部有两个小孔,吹响可以听到咕咕的声音。
而“泥泥狗”的两孔则是头尾相连,吹出的声音类似于哨子声。
“泥咕咕”的起源于五帝,“泥泥狗”起源于女娲伏羲,本质上的意义还是有一定区别的。
再来说“泥咕咕”和“泥泥狗”的工艺技术,之前我和师傅去淮阳的时候了解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