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54,袁公弟子

忙脱粒和晾晒,因为近段时间都是接近四十度的天气,所以只要晒得不是特别厚,基本上一天就能够把谷子晒干。
    村民们从早上五点半就开始干活,干到九点半就收工了,因为九点过就热起来了,稻田里面的温度有时候超过了四十度。
    等到下午六点过,坝子里的谷子已经晒干风车处理之后进仓了,村民们才继续去收割水稻,弄回来脱粒之后堆在坝子里,明天再晒了出干谷子。
    “李教授,这块田的达到亩产七百五十公斤了。”
    “还有一块田的产量达到了七百五十八公斤。”
    “产量最少的一块田,也有亩产七百四十五公斤的产量。”
    一群研究生也不顾天气炎热,参与到最终的收获中来,并且还要详细称重每一块坝子里的稻谷重量,并记录下来。
    因为每一块稻田的谷子都是单独晾晒的,所以最终计算产量也比较容易,直接将晒干风车处理过的谷子重量除以稻田的亩数就行了。
    产量数据当天晚上就直接报到了省农科院的领导桌上,同时报给了省里的领导与大汉国家农科院,引起了高度关注。
    因为人工收割水稻的速度较慢,八十多人平均每天能够收割八十来亩,所以完全收割需要七八天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