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681【聂道士的悠闲生活】

天上午劳动实践,记得带镰刀、锄头、粪瓢来学校!”
    宋维扬对那些耕地颇感兴趣,问道:“都是庙产吗?”
    聂军点头说:“都是庙产,共有两亩耕地,还要照章缴纳农税,但不用交提留款。”
    新中国对于寺庙道观的财产,是给予法律保护的,包括耕地在内。就拿少林寺来说,新中国建立时有寺田21倾,土改之后被允许留下28亩地,由僧人自耕自种,每年应向政府缴纳公粮376斤小麦。
    至于聂军所说的提留款,俗称“三提五统”。
    提留款由村里征收,村里要搞公共项目,或者是集体管理费用,都靠农民缴纳的提留款来负担。
    统筹款由乡镇征收,村里修路、民兵训练、孤寡优抚,都通过农民交的统筹款解决。甚至是山神庙小学的老师工资、购买粉笔,也在统筹款里支付,只不过镇政府经常拖欠罢了。
    90年代中国的农民日子不好过,并非需要交的农税太多,而是“三提五统”负担沉重。这玩意儿征收上限有明文规定,但村镇一级却不管那么多,巧立名目整出花样百出的提留、统筹款项。
    聂道长的小日子过得不错,他并非村民,而是有道籍的道士,只需交庙田农税,不用交提留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