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十一章 回来就拆房

    “发秧节”也叫“掼田节”,还有叫“照田财”的,是吴越地区乡村特有的节日,据说,从夏商时代就已经有了这种习俗。
    农业生产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产量收成的好坏多取决于自然条件,有“靠天吃饭”一说,所以,稻田耕种农民对“天”十分恭敬,相应地,围绕耕种生产的整个过程,形成了一系列祭祀、酬神活动习俗。
    到了春秋时期,吴越的水稻种植业已有相当规模,吴越两国间有借贷,偿还“万石”稻谷能力,到了战国中后期,更是得到顶峰,有了两季稻,甚至是有了三季稻。
    春耕后第一个节日,就是“发秧节”,农民们用柴草等物堆放在自己田头,点火焚烧,有时还要把燃烧的柴草扔到各处,以求好收成。
    甩火把时,还要大声唱祝辞:“火把甩得高,三石六斗稳牢牢;火把甩到东,家里堆个大米囤;火把掼到南,国泰民安心里欢;火把掼到西,风调雨顺笑嘻嘻;火把掼到北,五谷丰登全家乐。”
    吴国在“发秧节”还有唱“谷神戏”的习俗,今年苎萝村也有了“谷神戏”。
    既然唱戏,没有唱词怎么成,先盗用宋代诗人范成大的《乐神曲》吧:“豚蹄满盘酒满盃,清风萧萧神欲来。愿神好来复好去,男儿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