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十七章造反也差钱啊!

难的。
    主要困难,倒不是躺在孝陵里的朱元璋,而是儒家的‘重农抑商’思维。
    朝廷的官员都希望安稳,大力发展农业经济。
    至于商人,今天在大西北,明天在大西南,后天又到了南京城,还怎么管?
    老老实实待在一个地方务农,不好吗?
    更何况,商人赚了钱,形成一大批富贾,那天下的钱财不就少了吗?
    钱财少了,老百姓还怎么活?
    所以,开商是不可能开商的,这辈子都不可能开商。
    这或许是当下朝廷官员的心声。
    可历史证明,腐朽的制度,是约束不了经济规律这头雄狮的。
    大明商人有的是办法经商,比如挂籍。
    先买一块地,再说清楚,自己是农民,俺也会种地,只不过想搞点副业。
    实在不行,勾结一些军户,挂个军籍,找个侄子代替自己从军,然后再做买卖。
    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商人,成了大明经济最重要的推手之一。
    不过,他们身上的枷锁还是很重。
    朱乐知道,必须让商人合法化,否则无法达到自己的需求。
    可现在他还不是大明的皇帝。
    改变国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