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2章 童谣里的大新街

妨来这里走一走,你就能寻觅到不少咩城独有的味道,属于怀旧党的打卡点了。
    再说回“乐器街”这个称号,实际上,以前的“乐器街”并不是大新路,而是它附近的濠畔街。
    据地志记载,在明末1644年,濠畔街已有“金声馆”乐器作坊,主要从事二弦、秦琴、竹提琴和高音三弦等民族弦乐器的制作,有“月夜满江闻管弦”之说。
    到清道光末年,金声馆又派生了正声馆、悠扬阁、金城等乐器作坊,民国时期,又增设了全声、德声、文声、扬高声等多家乐器作坊。
    这些作坊所制的各类民族乐器,以精美的造型和优良的品质,畅销全国并远销东南亚乃至世界各地,成为了驰名中外的“乐器一条街”。
    49前,附近共有36户民族乐器店坊,其中21户集中在濠畔街,而当时的大新路更多的是狮鼓用品的店坊,作为民间手工艺集中地扬名于外。
    49后,大新路逐渐“继承”濠畔街在乐器制售方面的地位,成为了华南地区最大的民族乐器制售地。
    再到现如今,濠畔街已经难闻管弦了,乐器店坊早已被豪华的高楼大厦取代,消失在了岁月长河里,比起过去的管弦声,或许更为人津津乐道的是这个地段的房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