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章 接近了事实真相
姬溪之所以能够如此笃定,可不是无的放矢,而是有理有据的。一者,袁熙和乌桓兵数次失利于黄忠,此时已经是杯弓蛇影,己方再次增兵十万,敌军的压力必然数倍剧增,不敢再战。二者,袁绍已经逃出生天,而袁绍虽然有着这样那样的毛病,但不可否认的是,他在幽冀二州的地位是不可取代的,只需袁绍振臂一呼,袁熙在雁门关中的七万兵马必定军心涣散,哪还能有什么战力可言。三者,袁熙和乌桓的结盟完全就是不平等条约,而这合约是建立在取得预定战果的基础上的,如今,一切已成泡沫,乌桓眼见无法完成盟约,便只有两条路可走,其一,保存实力退回乌桓,将这一切当作没有发生,其二,调转矛头,舍弃袁熙,进攻幽冀二州。而在姬溪看来,乌桓不会选择第二条,因为如果此时乌桓退兵的话,对曹操造成的影响并不大,而若是进攻幽冀二州,便无异于虎口夺食,势必会惹怒曹操,从而招惹很大甚至会祸国殃民的灾难。孰轻孰重,姬溪相信乌桓还是能拎得清的。
事实证明,姬溪的料想全部正确,第二日来到雁门关的时候,城内已经空空如也,袁熙和乌桓的十余万大军全部撤走了。据探报得知,乌桓脱身事外,撤回了塞外,而袁熙不敢直接去见袁绍,是以屯兵涿郡隐忍不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