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八章 战和不取
奉阴违的意思,不在像以前一样对大明言听计从。
在这个国家微弱之际,如果能够有一场平定建奴的大胜,那对国家士气的提升,民族自信心的提升,可想而知。
虽然熊廷弼打了几场胜仗,规模也不算小,可是现在的辽东将士,以及一些士绅官员,还是惧怕着建奴,百姓就更不用说了。
而他王在晋是兵部尚书,如果真的剿灭了建奴,首功自然是他的,到时就会有各种大帽和名头扣在他头上,什么力挽狂澜啊,指挥调度有方之类的。
他能够说服兵部的下属官员,这么团结的去支持他,或许也是因为被他给画了大饼承诺。
“陛下,大司马之言臣觉得不可取,如今我大明朝也到了精疲力尽之时,陕西、山东两省天灾人祸频发,江南士族抗缴赋税,国力匮乏无比!”
“再者还要分出大量钱财以及人力,去各地赈灾,安抚受灾的流民,长城边上的蒙古诸部,也需要大量的物资粮食去供应,如今的大明朝,经不起一场大战了!”
徐光启与王在晋的思考方式,是站在不同角度和层次的,王在晋完全是只考虑军事方面,加上他有私利。
而徐光启则是真正站在一个国家的层次上去看待和考虑问题,而且他更为注重百姓民生以及国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