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面孔
计酬。可如果是走的别的聘用机制,上升通道虽然有,但是很难,很多时候,一个节目的制片人,可能都只是频道聘用,拿的底薪都是当地最低的工资标准。
电视民工这个词,大约就是这么来的,干的也是最苦最累,风霜雨雪在外面,酷暑严寒在外面,365天全年无休,还有各种数不清的现场临时危险状况,除了体力劳动还要脑力劳动。
而实际上这一拨在一线担负繁重节目生产任务的人,收入真的不过就是养家糊口,在这个电视正在蓬勃发展的年代,广告费水涨船高,大家的福利待遇还算是不错,也正因为这样,才能留住更多的人吧……
而且很多栏目的开设都具有随机性,实验性质的比比皆是,谁也不知道观众会不会买账,真正能做成品牌存活下来的,实在是少之又少。即便做成了品牌,时代在发展,观众的欣赏眼光也在发生变化,节目还不变,那就是死路一条,在这样的情况下,求新求变,才是唯一的出路。
有新就有旧,就有淘汰,就有撤档,一撤档,就涉及到栏目人员重新整合,做得不好,就极有可能被淘汰出局,收视率至上的年代,就是这么残酷……
办完杂事,在楼里逛了一圈,已经是下午四点多钟了,大概是专题部一般实行的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