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四十一章:朱元璋的精明

变良田,是否有更加有效的耕种方式。”
    “便是如同唐初的曲辕犁一般,影响如此深远的农具,却是一些目不识丁的老农研究而出。可见历朝历代,对于农业本身的忽视。”
    朱英缓缓的说道。
    其实在他的手中,另有番薯,马铃薯,玉米等作物。
    但农业生产技术的提升,却是更为重要。
    玉米还好,番薯,马铃薯等薯类作物,在不断的培育过程中,减产十分明显。
    历史上的爱尔兰大饥荒,便是如此。
    便是后世,农业如此发达,也是小麦,大米为主。
    农业生产技术,才是一切的根本。
    听到这里,朱元璋问道:“大孙的意思,就是建立一个研究农业的衙门,让文人去研究农业。”
    “没错。”朱英点头道。
    朱元璋眉头深锁,这个事情,想要做到,非常难。
    十年寒窗苦读,为的是金榜题名,哪个读书人会去研究这等事情。
    “并非一定要有大学问,可专门找一些农户进行学习培养,只要能识字就好了。”
    “这等事情,并非一朝一夕便能有所成就,不过却是必须的积累。”
    朱英补充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