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朱英的震撼(求订阅,月票)
是说,这里生产出来的每个火器,是由那个工匠制作,全部都能查出来。
如果在战场上,出现了哑火,炸膛,就能寻着记号,直接追究到某位工匠身上。
轻则受刑,重则赐死,重大失误者,族灭。
好家伙,听到太监这么一说,朱英顿时明白,难怪他们看到那些工匠,一个个精神专注,没有丝毫懈怠。
原来根本的原因,竟是如此。
只有真真切切的在火药司转了一圈后,才能明白。
在大明明初,十四世纪这个年代,拥有这般精良的火器,到底意味着什么。
这是真正意义上的降维打击。
而且,这并非是初创,早在洪武十三年,朱元璋就下令规定::“凡军一百户,铳十,刀牌二十,弓箭三十,枪四十。”
也就是说,哪怕最基础的常备军,百人中也有十名火统兵,火器的配备最低已经达到百分之十。
一些特殊的精锐部队,可能火器的配比已经达到百分之三十到四十的程度。
在火器的制作上,更是让朱英叹为观止。
其中的集束火箭,被称为一窝蜂火器,从三连发的神机箭,到百连发的百虎齐奔,射程三百米,跟后世的机关枪,已经有了异曲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