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碾压一切
结攻中,发病而死。由是言之,岂合古之善将见可而进,知难而退者乎?”
什么意思呢?就是崔浩批评诸葛亮出兵位置不对。蜀国不过是蕞尔小国,与庞大的上国魏国对抗,本来就没有胜算,又加上军事谋略失误,更加雪上加霜。例如出兵陇右,攻打祁山和陈仓,都失败,进入秦川后,又不攻占城池,企图与魏国的主力军决战,“不复攻城,更求野战”,魏国偏偏不出战,壁垒固守,长期耗费蜀军,“以不战屈之”。崔浩认为诸葛亮是忧急而死的,“愤结攻中,发病而死”。
武松读懂了这些话的基本意思,心中大喜。为什么大喜呢?
因为,诸葛亮在后世人的心目中,简直是智慧和谋略的代言人,其自比管仲和萧何,而在民间的名声比管仲和萧何还大得多。但是,崔浩却敢于瞧不起他,而且有理有据地指出了诸葛亮的诸多不足。
若是一般的人这么说诸葛亮,可能是故意标新立异,狂妄自大,但崔浩这么说,就是很有根据的了。因为,崔浩本身就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谋略家,在南北朝那样的乱石之中,辅佐北魏三代皇帝,攻城略地,开疆拓土,统一北方,建立了超越诸葛亮的功勋。他瞧不起诸葛亮,绝对是有足够自信的。
那武松高兴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