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七章 豆浆油条

去斜柳街订了一只青石磨盘,让店伙计给送家里。
    回到家中让徐氏帮着和面,面粉中打上鸡蛋,放上猪油和盐巴,再加上面引子,揉成一个大面团,放在太阳能照射到的地方,让面团发酵。油条要用发面,这年代自然没有酵母粉,而是用面引子发面的。发酵用的面引子是徐氏用黄酒酒糟自己做的。
    其实炸油条的面粉,用高筋粉更好,不过以现在的条件实在没法讲究这个了,有白面粉就不错了。这年代的麦子比大米便宜很多,但细白面却比大米要贵很多。因为白面要把麦子用石磨磨碎后,用筛子一遍遍的筛,直到筛去里面所有黄色的麸皮。筛子的筛眼越细,筛得次数越多,麸皮就越少,面粉就越细,也越白,自然也更贵。白面主要比大米贵在人工上,毕竟大米直接放锅里煮就是了。
    钟浩又泡上一盆黄豆,准备磨豆浆用。
    中午是吃不上油条了,得等到下午面才能发好,黄豆也得最少泡三个时辰,才适合磨豆浆。
    夕阳渐渐西下,街坊四邻渐渐飘起了袅袅的炊烟。
    面团发酵好了,钟浩将面团拽下一块来,放在抹了猪油的案板上,按压成长条状,上面抹上一些猪油,用刀将长条状的面团切成一条条的小面条。
    将两根小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