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3
榜眼和第三名的探花同被授为翰林院修撰,第四名和第五名的进士则被同除为翰林院编修。
虽然此科的一二甲授职与往科不同,但修撰、编修之属跨度并不算大,最惹人注目的还是状元郎万聿。
翰林院修撰只是个从六品,大理寺少卿则是实打实地正四品。许多科举出身的官场人士,可能终其一生,都不能从一个从六品的小官爬到正四品的位置上。而万聿上来就是个正四品。
不仅万家举家轰动,整个朝野都哗然。
据说吏部、礼部尚书联袂向圣上进言,说此举于礼不合。
老皇帝当场反诘他们何谓礼?甘卿十二岁拜相,岳将十三岁掌军,古人尚知不拘一格唯才用人,今人反不如古人,因循守旧顽固不化是何道理?
谏议大夫又指万聿白面书生,年少资浅,缺乏历练,不堪委大任。
老皇帝援引前朝陆逊书生拜大将,拯救东吴于倾覆的故事,直言江山代有才人出。状元郎少年才俊,连中三元,是难得的人才。少卿之职犹觉大材小用,何来不堪委大任之说?
满朝文武见天下至尊言谈间毫不掩饰对这个连中三元的状元郎的偏袒和赏识,无计可施,只得谨遵圣谕,除万聿为大理寺少卿。
得知万聿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