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七章 大宗师
界而与自然合成一体。第七部分至“此所游已”,批判儒家的仁义和是非观念,指出儒家的观念是对人的精神摧残。第八部分至“丘也请从而后也”,论述“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是进入“道”的境界的方法。余下为第九部分,说明一切都由“命”所安排,即非人为之力所安排。
知道何为天然的,又知道何为人为的,这就是智慧的最高境界了。知道哪些是天然的,这是天生的感觉;知道哪些是人为的,是用自己的智力去知道,并在自己的智力所不能知道的领域善于保养自己,尽享天年而不中途夭亡,这就是最有智力的情形了。尽管如此,但仍有问题,知识必须有它依赖或参照的对象,然后我们才能判断它正确与否,然而这些对象本身又是变化不定的。因此,怎么知道我们所说的天然现象不是人为的呢?又怎么知道我们常说的人为现象不是天然的呢?
知道自然的作为,并且了解人的作为,这就达到了认识的极点。知道自然的作为,是懂得事物出于自然;了解人的作为,是用他智慧所通晓的知识哺育、薰陶他智慧所未能通晓的知识,直至自然死亡而不中途夭折,这恐怕就是认识的最高境界了。虽然这样,还是存在忧患。人们的知识一定要有所依凭方才能认定是否恰当,而认识的对象却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