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百七十一章 古代行政区划沿革大全

    东汉中平五年,“州”开始成为一级行政区实体。自此,中国的行政区划进入到州制的新时期,经三国、两晋、南北朝,直至隋代,州一直成为中国最高的行政区划单位。时间延续了四百年左右。
    一、三国至西晋的州制
    1三国州制
    汉献帝时,曹操“挟天子”、“今天下”,改汉十三州为九州。不久,魏文帝曹丕又改为十二州。当时,曹魏占据黄河流域,置有司隶、豫、兖、青、徐、雍、凉、冀、并、幽、荆(汉荆州北部)、扬(汉扬州北部)1州;领郡101、县71。孙吴占有长江中下游、珠江流域,置有荆、扬、交、广4州,领郡44、县7;5蜀汉占有今四川和陕西汉中盆地,仅置益州一州,领郡、县1八。因此,三国时共有州17(其中荆、扬各有二州),郡167,县106。
    事实上,那时魏国的行政区划与吴、蜀两国的并不完全相同:1魏在州下分郡或王国,吴、蜀在州下仅有郡;魏在郡或王国下,置县、县王国、县公国与侯国,吴、蜀在郡下仅辖有县和侯国。与汉制的县级单位不同,三国时已无道、邑之称,但在魏国有县王国、县公国等设置。
    西晋州制
    曹魏灭蜀汉后,从益州中分置梁州;西晋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