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六章 冷兵器介绍(背景介绍)
钩、啄、刺、割四种功能,杀伤力强于戈和矛。基本形制是戈、矛联装在木柄上。据《考工记》记载,西周时期的规格是:戳广寸半,内长4寸半。胡长6寸,援长7寸半,刺长6寸,重1斤4两,柄长1丈6寸。中国目前已发现最早的是河北棠城台西商代遗址出土的一艾矛、戈合体铜戳。普遍使用于商、周以至汉、晋各代。南北朝后逐渐被枪代替,变为仪仗兵器,唐代以后被淘汰。
[整体铸戟]
矛、戈合铸为一体的“。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以矛为主体,旁边生一横刃,柄装于矛体的骸
(签)部“这种戟杀伤力强,但钩啄时容易掉头。另一种则以戈体为主,突出前婶的锋刺有的戳把锋端铸成反卷的钩状。这两种戟的制造工艺都很复杂,技术要求较高,而且青铜质地易脆、
折,潮起来总容易掉头,是商周时期制造的较原始的戟,后来很快地被战争实践所淘汰。
[分铸联装戟]
戈矛分铸联装的戟。出现于春秋时期,它的戈、矛部分分别铸造再联装在阉一木柄上。这种戮直刺有力,横钩也不容易脱落,因而杀伤力大大增强。其柄不但有木制的,还有积竹柄戮。
[积竹柄戟]
以竹、木、漆等复合材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