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五百四十六章:甲申中荷台湾条约(上)

鲜少有人知道姓名的默默无闻之辈却成百上千,他们不值一文却前仆后继的卫国殉难,这实在让人非常不解。
    投水身亡与自缢者多为文人士子,挥刀自尽者则多为武夫走卒,算上战死的文官武将,或者普通兵卒,计天下殉国之数,何止崖山三十万,不过是无处可考罢了。
    天下人还没有从甲申国难中清醒过来,就连山东军设在历城的书香堂与军校内都掀起一场辩论。
    这场辩论源起于文武之争,军校内的武人学子们认为应当立即结业,增长实战经验,主张进入军中历练,从而为国家出一份力。
    书香内的学子们则以为不然,而又分为两派,其中一派他们觉得现今朝廷不存,应当殉国以节。
    另一派以滋阳李家公子李健为首,他们认为天下不可一日无君,安东侯王争文治武功,并且在尊重曲阜孔府,乃天下士子楷模,当早继大位。
    不过这毕竟是还未结业的愣头青,纵然其中有一些特别出色的已经到军中与各部历练回来,但他们的辩论终究还是会阻隔在军校与书香堂之内。
    话说回来,山东军书香堂内的确有十几个士子自缢殉国。
    巡逻人员发现及时救下其中绝大一部分,幕僚府下属学务部听闻此事,非常重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