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一章:不要给脸不要脸
献上几策,在那之后,并不愿意在山东军做事。
可时间一长,人的心思也会改变,施邦耀整天在山东腹心之地专心农事,周围的环境太平而安定,基本不会有什么乱子。
那些时间,战乱好像离施邦耀很远,他到处走访,但凡挂着王字大旗的地方,百姓们对王争和山东军的评价都很好。
山东军部队路过的时候,施邦耀甚至见到有许多百姓放下手中犁耙,自发的等在路边,为将士们递上甘甜的井水和驱寒保暖的衣物,直到队伍走完后才会继续耕田。
这种军民一心的情形,施邦耀这辈子都没见到过。
流民们起初无家可回,都可以在农庄内做事,做的越多获得便越多,等到积攒了一定的银钱后,自己可以外出定居,实则是保境安民最稳妥和高效的方法。
在山东的时候,施邦耀逐渐了解到山东军上下森严的军队体系,还有农庄制度对当下环境的适宜,可他却也发现了一个不容忽视的弊端——文官的缺乏。
起先这种弊端还不能显现出来,但是随着崇祯十五年开始,山东军到处攻城略地,地盘在急剧扩大,虽然能有效保证地方的稳定和安定,但却非常缺乏可以管理的人才。
施邦耀当时还没下定决心,不知道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