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5章 善加变换
将不仅要打胜仗, 并且歼灭至少数千敌军才有晋爵的资格。大多数军官受限于指挥能力, 永远停留在较低的层级。
所以这种‘盈论’设计的就很有技巧,使许多勇敢的锐士, 绩效考核不“盈论”而得不到晋爵, 也让许多名将感慨封侯之难, 使的秦时庶长爵几乎是将军的代名词。而随着爵职进一步分离, 即便担任高级武官的人,也未必能得到大良造爵。
灭蜀名将司马错功劳大吧?但他做邦尉时只是相当于左庶长的客卿爵。白起攻克新城后从左庶长迁为左更, 爵位高于司马错,后其再立战功迁为大良造。司马错已经改任秩级二千石的上郡守, 但他只是军功爵中的左更。而长平之战时的秦军副将王龁才是左庶长,首攻邯郸的将军王陵只是五大夫。
由于军功爵最高只到大良造,白起虽屡立奇功,却多年没能再晋爵。其他武将做到左庶长后,也只有立下重要战功的几位佼佼者能继续晋爵。武安君封号和商君一样,是只有极少数人在军功爵封顶后,才能享受的特殊待遇。这也是王翦抱怨封侯难的根本原因。
商鞅将规则制定的如此严苛,是因为担心秦军胜仗打多了,导致朝廷没有那么多土地和爵位封赏吗?赵昺以为不是, 起码设立初期秦国没有这样的担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