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4章 官小不易
不过同样是差遣,在官阶相同或相近的情况下,在人心目中也有高低贵贱之分,而做监当官也往往不如担任其他差遣者。
宋朝重文,馆阁官被认为是国家储存人才之地。台谏官有上书或上朝议政的机会,有展示个人才华的机会,容易得到皇帝的赏识。所以品阶较低的文臣都希望做这两种官,如基层的校勘、正字、检法官等。
武臣则以担任阁职为荣,而要想得到阁职,除上前线获取战功外,在京师任职也是重要渠道。下级文臣还愿给高官做幕僚,这样可以较早地经营人脉,编织出有利升迁的关系网。相比之下,很少有人愿做监当官。
监当官远离政治中心,工作内容繁杂辛苦,得到迅速提升的机会很少。特别是京师以外的监当官,或隶属于县,或隶属于州,往往还身居穷乡僻壤、公务繁杂缠身,官员们大多不乐充任,而且当事务官升迁也会受到影响。
大宋官方明文规定:监当官作二任,有足够多的长官推荐,才能升亲民官。说到官小,人们往往联想到一句话,即“小小七品芝麻官”,即县令。监当官通常比县令还要低,往往是八品、九品。也就是说,数监当官要想升为县令,要多熬上数年……
在赵昺看来,这些监当官就相当于现代的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