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740章 以粮为本

俗一点说,从百里外向军队运粮,国家少一年的存粮;二百里,少两年的存粮;三百里,少三年。可见古代战争对粮食的消耗是多么惊人的。

    物资消耗的大幅增加,  同时带来的另一个后果就是运输压力的增加,  而随着战线向前推进,物资投送的距离也就越远,需要动员的人力和运输工具同样会大幅增长。而麻烦的还不只是粮食运输,转运途中粮食损耗更是令人头疼的问题。

    唐代名将征突阙时,支持他们的后勤队伍从山东运粮到河套地区,单程行程需要近两个月的时间,途中粮食损耗高达百分之九十。损耗最大的部分正是民夫自己的伙食,毕竟民夫吃不饱,根本无法背负沉重的粮食前进。而途中降雨导致的粮食腐烂、被麻雀老鼠吃掉等等,都会造成粮食在运输途中的大量损耗。

    可能会有人疑惑,如果粮食运输这么困难,为什么军队不携带大量牛羊行军呢?古代游牧民族的军队确实是这样行动的。这或许是一种解决方案,但局限性很大。一方面,蒙古大军的崛起有深刻的历史背景,很难复制个例经验。另一方面,携带牲畜行军一样要消耗大量的粮草,一旦牲畜中疫病流行,“军粮”将迅速断绝。所以,  战争中这种可靠性太差的方式是不可取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