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南宋年间
),都没落下。
因为这些下人,就是社会最底层的一类人。他们对社会的感触,也是最真实、最直接的。从他们身上,李承绩能最大限度的,了解大辽的社会现状。
看见自己的儿子如此积极的恢复记忆。李萧氏自然大力配合。就特别交待下人,无论李承绩问什么,都要老老实实的回答。
在这种情况下,李承绩像调查户口似的,详细的问了他们来自什么地方,家乡在什么方位,又有什么风土人情。若是有什么奇闻异事,也可以尽数讲给他听。
为了让下人们知无不言,提高积极性。李承绩还从李萧氏那里,讨了些铜钱来。和历史教科书上记载的差不多,这大辽的铜钱,也是外圆内方。并且铜钱表面,还刻着天禧通宝。
按照尺寸的不同,铜钱的价值也不一样。李承绩拿的是最低等的铅质小平钱,重量估摸着,只有三四克。拿到市面上,就是一文。与其相同尺寸的,还有青铜、银、铜鎏金三种小平钱。价值尺度,倒是一样。
除此以外,还有折二(两文)、折三(三文)、折五(五文)等尺寸相对较大的铜钱。
这些细分,倒是刷新了李承绩对铜钱的认知。
都说有钱能使鬼推磨!
在李承绩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