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89 危机末世

种为内层的核蛋白抗原,可使体内产生补体结合抗体和沉淀素,无保护作用。患者和患病动物体内所分离到的病毒,称为自然病毒或街毒,其特点是毒力强,但经多次通过兔脑后成为固定毒,毒力降低,可以制做疫苗。
    狂犬病毒不耐热,在56c时15~30分钟或100c时2分钟即可灭活;对酸、碱、新洁尔灭、福尔马林等消毒药物敏感;日光、紫外线、超声波、70酒精、001碘液和1-2的肥皂水等亦能使病毒灭活,但在冷冻或冻干状态下可长期保存。
    狂犬病毒进入人体,沿周围传入神经而到达中枢神经系统,因此头、颈部、上肢等处咬伤和创口面积大而深者发病机会多。狂犬病毒主要存在于患病动物的延脑、大脑皮层、小脑和脊髓中。唾液腺和唾液中也常含有大量病毒,人被患狂犬病的动物咬伤、抓伤或经粘膜感染均可引起狂犬病,在特定条件下也可以通过呼吸道气溶胶传染。在狂躁型狂犬病患者中,可出现恐水和或怕风症状,故又称“恐水症”。
    病毒自咬伤部位侵入后,于伤口的横纹肌肌梭感受器神经纤维处聚集繁殖,以后再侵入附近的末梢神经。从局部伤口至侵入周围神经的间隔时间一般为3日以内,也有认为病毒在入侵处可停留2周之久,甚或更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