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诸藩改封之名分
宗王大臣,说道:“诸王于海外建立的国家,究竟是独立王国,还是大明藩国?或是大明属国?”
正所谓“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他这句话一说出来,现场的绝大多数人瞬间明白了《宗藩条例》的本质——定名分!
在儒家思想中,君臣、父子、夫妻的关系称为“名”,相应的责任、义务称为“分”。
在名分的教义下,进行人伦价值的判断,人伦价值称为“大义”。
自古以来,“华夷内外”、“是非善恶”都有基本的价值判断。
儒家思想认为,只要人人遵守这个价值观,不需要君王治理,天下也能够达到稳定和谐。
同样的,倘若无人遵从“大义名分”,即使有君王耗费心思的去治理,也不可能维持稳定且有效的统治。
而藩与属乃是两个完全不一样的概念。
藩有藩镇、藩篱之意,属为附属、归属之意。
大明藩国,虽然说是朝廷之藩篱,起到拱卫中央之用,但相对于朝廷直管的府县而言自主性更强,像是大明王朝对外扩张疆域的触手。
藩国虽有国名,但仅仅是拥有行政权与部分兵权、税权,而无行使国家主权的地方藩镇,其领土在名义上仍归属朝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