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读书改变命运
的老百姓一辈子并不需要见他。
官员更替乃至改朝换代对于很多老百姓来说也远非那些上层人士感受那么明显,“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情形不仅存在于桃花源,现实中照样存在。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能有饭吃就行,那个闲心操不上。
在那个时候,老百姓主要靠地方的绅士、宗族制度来维持秩序,人民内部的矛盾由这些有德望的人出面往往就可以得到令人满意的调解。特别严重的案子或许要族长开祠堂在祖宗面前进行审判,但大家对于惊动祖宗的神灵很不安,这种事情一般很少发生,更不要说到县衙打官司了。
在这种士绅自治的体制中,秀才们自然成了绅士们的主力,因为能考上举人的都排队等着做官去了。绅士除了当不上官的还有当官退休的这两种人,而退休的人一般都老了,总比不上那些年富力强热心公共事务的秀才们。
这些秀才绅士们在处理公共事务的过程中,自然也享受了种种好处,积累了人脉,致富的门路自然也就多了,不少人开始从无产阶级发展到地主阶级。
事实上,以前的地主和佃户之间的关系大多是和谐的,绝不是阶级斗争中讲的那么势不两立。
由于秀才这两个字蕴含着丰富的可开发资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