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考试
李白更加坚定和隐忍。
苏东坡老老实实地参加科举考试,最后成为朝廷重臣。层层束缚之下,“一肚皮不合时宜”,却永远抛不下“君命重,臣节在”的士大夫责任感。
即便是后来屡次受到排斥、打击、贬谪,始终没有在埋没中徒有“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呐喊,而是力所能及地有所作为,做了许多有益于社稷、有利于百姓的实事。
同样是追求自由,苏东坡比李白能够放下功名、着眼生活。
为了排遣愁绪,李白选择去恣意流浪,然而在游历大好河山的同时,“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正是由于内心不能真正释怀,以至于终其一生,都处在若有所失的忧愤当中。而苏东坡能够随遇而安、怡然自乐,将自由反照于现实,落脚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杭州、密州、黄州、惠州、儋州……天涯飘零的生活状态虽然并非他所愿,但是,每一个角落却都留下了他潇洒、自在的身影。
李白与苏东坡,两个不同风格的人,却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非常喜欢饮酒。但是相对于李白,梅笑寒更喜欢苏东坡。
相对于苏东坡,李白显得更加的放荡不羁,就像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李白所幻想的世界,在实际中并不存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