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6章 大唐翰林院
朱熹的出现,打理鼓吹翰林院,让入选翰林院被称为“点翰林”,是非常荣耀又光宗耀祖的事情。
自此,翰林院又被提升了好几个段位,当内阁制度出现后,翰林院就成为养才储望之所,负责修书撰史,起草诏书,为皇室成员侍读,担任科举考官等。地位清贵,是成为阁老重臣以至地方官员的踏脚石。
翰林学士不仅致力于文化学术事业的传承,更踊跃参与政治,议论朝政。由科举至翰林,由翰林而朝臣是科举时代士大夫的人生理想,是儒家学说中“达则兼济天下”的表现。
但到了魏忠贤被干掉之后,没人制约东林党了,翰林院就彻底变味儿了。
大量知识分子投身科举,造成了人才浪费,社会重文士轻技工,拖缓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野猪皮当政的时候,翰林院彻底沦为工具,文学、思想的主流处于鞑子的监管之下,严重抑制了思想自由和知识学士自由,后来又搞了一个文字狱,不能再写了,在写就和谐了……
(PS:一直想写一本大明锦衣卫的,主角又痞、又贱、好色又怕死,但是重情重义,及其护短,容不得别人动自己人的一根毛,到了关键时刻却很有担当的那种。哈哈,先贴个面膜,继续努力囤货……)
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